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多姿,大乱婬交欧美视频一区直播,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蜜桃,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政府網|湖北政府網|繁體 |登錄|注冊|長者模式

幫扶再發力 振興開新局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創新舉措牽頭幫扶陽新

2023-08-09 09:13 湖北廣播電視臺壟上頻道

作為自然資源要素主管部門,湖北省自然資源廳牽頭幫扶陽新縣鄉村振興工作,發揮要素整合思維,內引外聯、創新機制、主動作為,以五大創新舉措引領幫扶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創新舉措一:促成區域協作雙方(大冶市、陽新縣)合建農民工創業工業園

2023年7月5日,大冶市委書記郝勝勇、陽新縣委書記萬鼎一起為區域協作工業園掛牌,共同見證省內鄉村振興重點縣實施區域協作共建的第一個農民工創業園誕生。自此,大冶市將聚焦協作幫扶資金使用,將每年500多萬元的區域協作幫扶資金集中用于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累計投入2000萬元與陽新縣聯合建設農民工返鄉創業工業園科創中心、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基地等,至少可帶動500個穩定就業崗位,推動脫貧地區農民加快實現共同富裕。

創新舉措二:聚沙成塔組成駐村工作聯合體

作為牽頭單位,省自然資源廳堅持駐一村、幫一鎮、促一縣,帶領9家省派駐村工作隊組成駐村工作聯合體(簡稱“駐聯體”),跳出幫扶所在村的局限,立足鞏固拓展陽新全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大業,著力打基礎管長遠的大小事務。該模式運行以來,有效提升陽新縣在政策溝通、投融資、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水平和運行效率,受到當地熱烈歡迎。

創新舉措三:開展消費幫扶“握手”全國大市場

消費是驅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為將幫扶落到實處,省自然資源廳將消費幫扶從機關定向購買為主轉變為依托市場、拓展市場為主,讓陽新縣“土特產”與武漢大市場、全國大市場“握手”。支持陽新在全省鄉村振興重點縣中,成為首家建成并運行農特產品展示館的縣市,有效提升當地農產品知名度和品牌附加值,成功讓陽新縣的好山好水、好產品、好文化走出閉塞空間,奔向廣闊天地。

創新舉措四:建成自然資源部門服務全省先行區建設、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驗田”

把單向的省直機關幫扶鄉村振興,轉變為廳縣合作、平等交流、互動互助、滾動發展模式,完成“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再到互相“授漁”的“三級跳”。縣域經濟到底需要省級自然資源部門給予什么樣的政策供給,自然資源部門保資源、保發展、保生態、守底線的要求到底需要縣級黨委、政府從哪些方面予以配合,堅定落實等問題,逐漸有了清晰的答案。實現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服務者與被服務者之間的“握手”。

創新舉措五:推動“政用產學研”協同幫扶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在全面推動陽新縣鄉村振興的征程上,省自然資源廳堅持用策、引智、聚才齊發力,推動“政用產學研”協同幫扶。用好國家鼓勵節約集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契機,向自然資源部積極爭取,帶領陽新縣成功申報國家節約集約示范試點縣,成為國家第1批258個縣(市、區)之一、湖北省14個縣(市、區)之一。第一時間引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自然資源承載力與綠色發展研究專家團隊,指導陽新縣編制創建實施方案,按照“高起點、高站位、寬視域、易啟動、管長遠、利群眾”的目標效果導向加快推動,積極探索自然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并重、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有效轉化的科學路徑。

此外,今年3月以來,省自然資源廳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全省自然資源系統發出服務全省先行區建設“九大戰役”的動員令、出征令,廳派駐陽新的1名掛職干部和3名駐村工作隊員身在前線、心跟黨組,聞令而動,積極投入“服務發展的大會戰”“機制創新的改革戰”相關“戰役”,努力擴大前沿陣地的“朋友圈”、構筑幫扶工作“統一戰線”,首創了國有企業、優秀民營企業以“鄉村振興駐村工作助理單位”角色融入幫扶工作的嶄新模式,使原本三四個人的駐村工作隊從“尖刀班”變成了后援強大的“大兵團”,進入了持續滾動發展、不斷發展壯大的“多助”模式,開啟社會幫扶與駐村幫扶攜手同行的好局面。

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已閱 0  打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