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奮戰開門紅 看用地要素保障”系列報道之四丨獲批用地11383.98畝——咸寧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用地獲批創歷史新高
開欄的話
一年春作首,奮斗正當時。今年,全省自然資源系統一如既往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拼搶趕超的進取姿態,以“開門紅”帶動“季季紅”“全年紅”,為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近日,從咸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去年12月至今,全市已有通修高速、咸寧城區南外環高速、武漢都市圈漢南過江通道和106國道通山縣洪港至九宮山段改建工程4個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獲批正式用地,總面積11383.98畝,標志著咸寧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用地獲批創歷史新高。
咸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充分發揚主動服務、勇于擔當的精神,堅持高起點謀劃、嚴要求推進,確保方向精準、咬定目標、上下一心、整體推進。在崇陽縣組織召開的全市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工作培訓暨一季度用地要素保障“開門紅”工作部署會,邀請相關業務處室現場授課,并對摸清項目用地需求、做好服務保障、建立調度機制、加快報批進度等方面工作進行全面部署?!伴_門紅”工作方案以強化國土空間規劃支撐、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精準配置用地計劃、多途徑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實行自然資源一次預告、協調做好征地工作、加快推進用地報批等用地全流程為切口,進一步細化措施、壓實責任。
咸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成立了用地要素保障服務領導小組,形成“局主要領導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科室抓落實”工作格局。領導小組成員多次深入項目現場一線辦公,上門為企業宣講政策、答疑解惑,實地了解、解決項目用地報批“腸梗”問題。指導各縣(市、區)局主動對接用地單位、摸清項目用地需求,分級建立項目清單、實行動態調度、跟蹤服務保障,持續深化“店小二”專項服務行動,常態化開展包聯服務行動,集中式組織上門服務,不斷優化“一個項目、一本臺賬、一跟到底”服務機制。協調解決了咸寧城區南外環高速因施工圖與初步設計不一致影響用地報批、通修高速征地進度緩慢以及先行用地缺少使用林地手續等一系列問題,有效助力項目順利落地實施。
此外,咸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湖北交投集團、市交通運輸局等建立聯動機制,組建專班為項目提供保姆式服務,提前介入項目前期工作,開展項目選址選線,指導編制項目用地專章,解答項目用地各類問題,清除項目用地報批障礙,做好項目用地要素保障全流程服務,形成權責明晰、信息暢通、運行高效的用地要素保障服務格局。
咸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還通過整合規劃選址、耕地踏勘論證、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補劃論證、節地評價等事項,實施綜合論證,避免重復論證;同時對省級以上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開通用地審批“綠色通道”,實行用地審批“邊組邊審、容缺受理”。通過主動靠前服務,“一次告知”用地政策和辦理要件,切實提高報件組卷的效率和質量,極大縮減報件初審時間,其中通修高速、咸寧南外環高速正式用地報件市局初審平均時間僅為2天。通過市、縣聯動,實現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審批質效“雙提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