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市統籌四級國土空間規劃服務“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一是高站位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緊扣咸寧市情和生態本底,圍繞“省級特色產業增長極、轉型發展示范區和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發展定位,突出發展特色,在規劃中布控落實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重構“編、審、督”一體的規劃管理體系、空間治理體系,引領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
二是多方位預測建設用地規模。通過深入調研、座談研討等方式,確定城鎮開發邊界須遵循七項原則,即確保國家、省、市“十四五”重大項目實施落地,保障現狀建設用地需求,消除“規”“土”不一矛盾,符合市、縣主體功能區劃定位要求差異化確定指標規模,合理預測常住人口規模以人定地,依據經濟發展實力以產定地,預判耕地占補潛力,綜合考慮上輪規劃土地使用效率。
三是全流程運用“三調”數據成果。通過深入研討、數據分析,在精準謀劃國土空間規劃上,充分運用“三調”數據成果,開展“三調”數據分類轉換,對“三調”分類中“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特殊用地”等5個一級類、10個二級類進行細化補充調查,新增39類細化屬性標注,最大限度滿足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及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需求。
四是大數據盤清家底掌握用地趨勢。通過集中研討、數據對比等形式,進一步摸清轄區土地資源情況。同時,立足高質量發展要求、地方GDP發展規律和省、市重大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實際,保障“十四五”土地資源供應充足、應保盡保。
五是新思維制定“三級”規劃指南。統籌完善“水、電、路、氣、網”5類市政基礎設施和補齊“科、教、文、衛、養、市、園、體”8類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構建“5+8”區域性公共設施體系,注重區域協調發展,尤其落實主體功能區劃職責,彰顯地方特色。如嘉魚縣突出武咸一體橋頭堡戰略優勢,重點解決沿江生態修復、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問題;赤壁市突出三國文化底蘊優勢,重點解決特色旅游不強、不優,城鎮發展方向不明問題,實現市、縣、鎮、村“四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全覆蓋。同時,研究出臺并試行《咸寧市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技術指南》《咸寧市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技術指南》《咸寧市村莊規劃編制指南》三級標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