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多姿,大乱婬交欧美视频一区直播,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蜜桃,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政府網|湖北政府網|繁體 |登錄|注冊|長者模式

當好“店小二” 服務“零距離” 襄陽市局打造服務用地“硬核”營商環境

2021-09-08 10:41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襄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以促進經濟發展為第一要務,以服務重點項目為第一責任,以提供資源保障為第一重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多措并舉,努力簡化辦理流程、提高服務質效,竭力做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為營商環境優化按下“快進鍵”。

一、強化組織領導,高標準開展用地服務

全市系統成立了由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隊,相關科(股)室負責人和業務骨干參加的“店小二”活動工作專班,強調領導帶頭,全員參與。“一地一策”制定詳實的“店小二”活動責任清單,確保將重點項目用地需求事項落實到組,精準到人,帶著感情下基層、帶著專班進企業、帶著“五保政策包”到項目,做到哪里有項目,專班就走訪到哪里,哪里有需求,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哪里有困難,“店小二”就出現在哪里。截至目前,全市自然資源系統“店小二”專班人員上門服務用地企業1535家,解決用地問題609個。

二、積極主動服務,高質量提供要素保障

作為項目建設主戰場,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如何保障項目用地指標是關鍵。為解決重大項目用地報批問題,襄陽市局統籌協調全市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增減掛鉤結余指標交易,為襄陽繞城高速公路南段、漢江新集水電站(襄陽)等重點項目用地提供充足指標保障,2020年和2021年已協調指標34514畝,堅決不讓一個項目因用地指標問題而流產。

針對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政策的變化,襄陽市強調與項目主體單位溝通協調,聚焦企業需求,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反映的問題,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優先選用批而未供閑置存量土地和符合“兩規”的土地。保康縣在推進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中,如何在旅游發展與耕地保護、生態保護之間找平衡,歷盡艱辛找地塊、測坐標,利用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為項目尋找合適的發展用地,盡量避開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使用地單位不跑冤枉路,不花冤枉錢,在發展生態旅游的同時也保護了耕地、保護了生態環境。對棗陽至潛江高速公路襄陽北段、G316河谷漢江公路大橋及接線工程、漢江雅口航運樞紐、漢江新集水電站(襄陽)、鄭州至萬州鐵路湖北段、湖北文理學院遷建、保康至神農架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用地實現應保盡保。

三、深化審批改革,高效率優化營商環境

在學習借鑒上海、南京等城市先進經驗的基礎上,襄陽市以“一類事項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負責”為原則,以“一門進、一門出、一門清”為目標,制定《關于全面推行“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的實施方案》、《關于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階段實施告知承諾制有關工作的通知(試行)》、《襄陽市建設項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并聯審批辦法(試行)》等十余項工作制度,規范并聯審批程序,嚴格限定審批時間,確定審批辦事流程,完成“工改”流程中審批事項、申請材料、審批流程標準化建設。不斷壓縮審批時限,水電氣接入外線工程審批辦理時限將由過去至少10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對建設工程簡單、城市交通影響較小的項目,率先探索實踐告知承諾制,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建設、新世紀家具生活廣場等項目水電氣接入外線并聯審批用時2個工作日,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辦理承諾審批時限2個工作日。

四、立足自身改革,高起點保障項目建設

制定《襄陽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多測合一”實施意見(試行)》,在建設工程項目竣工驗收階段實行一次委托、統一測繪,分別向各審批部門提供相應的成果報告,避免重復測繪,基本實現“多測合一”提升服務效能。發布《襄陽市建設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定(試行)》,消除規劃審批計容面積與不動產產權登記面積計算規則的差異,實現規劃指標審批、房產預測、規劃竣工核實、房產實測之間建筑面積計算規則的統一。自2020年1月起,市區所有涉及工業項目的測繪服務收費減半,截至目前,共計減免費用約200萬元。印發實施《關于印發襄陽市新增工業用地“拿地即開工”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將“標準地”出讓與先建后驗、告知承諾制、提前審查制、并聯審批制等改革措施融合,充分發揮疊加效應,打造“標準地”升級版,實現新增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2020年至今,襄陽市實施標準地出讓35宗,面積3594.16畝,全省排名前列。

五、構建智慧系統,高水平打造服務平臺

基于“統一建設標準、統一架構體系、統一基礎平臺、統一數據服務、統一應用服務”的“五統一”思想,襄陽市搭建了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總體框架,匯聚全市基礎地理、調查評價、規劃編制、業務審批等6大類31中類101小類186層國土空間數據,包括2015-2020年0.8m分辨率全市衛星遙感影像、第三次國土調查成果、地理國情監測成果、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生態保護紅線等18項專項規劃數據,為“一張藍圖”統籌規劃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襄陽市局依托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立了“多規合一”業務協同系統(政務版),基本實現 “一套數據、多級應用”“內外互通、空間協同”“智慧審查、智能選址”“事項關聯、信息共享”等特色應用。目前,該系統已經開始向全市27個市直部門和59個城區職能部門提供空間數據服務,初步建立多部門間業務協同的工作機制,正在推動在線協商、意見跟蹤、信息共享、矛盾協調,加快項目落地。截至目前,已辦理完成太平店鎮4號路道路建設等32個項目生成策劃工作。

六、創新服務理念,高品質提升民生服務

襄陽市局打出一套壓縮時限、延時服務、綠色通道、非工作日受理、24小時數據處理等一系列服務措施“組合拳”,全方位、立體式便民、利民服務,受到廣大辦事群眾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襄陽市局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率先在全省建成不動產登記網辦大廳,實現登記、交易、納稅“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全業務“一網全辦”、全區域“一網通辦”、全流程“自助辦理”、納稅和登記“一網聯辦”、全市域不動產“一網查詢”等功能,努力打造“零資料、零等候、零跑路”更優財產登記營商環境。2021年3月,襄陽市又將水電氣納入網辦平臺一體化過戶,群眾購買房屋、納稅、登記與水電氣過戶,只需手持一部手機,登錄鄂匯辦App一次辦理,零資料、零等候、零跑路,像網購一樣方便。2021年市區3個月網上辦證量就達到10658本,網辦率80%,不動產交易納稅和登記一網聯辦自主收稅 2.67億元,存量房產權轉讓和水電氣過戶一體化辦理878戶,“一網通辦”經驗被《登記與法制(不動產統計登記工作專刊)》(第253期)在全國宣傳推廣。

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已閱 0  打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