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第20230061號建議的答復
索 引 號 | MB1644959/2023-18033 | 發文日期 | 2023-07-26 |
---|---|---|---|
發布機構 |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 文 號 | 無 |
分 類 | 政務公開;政務督查 | 有 效 性 | 有效 |
一、完善部門協調聯動機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加快組織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現實路徑提供實踐支撐,并將成果納入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二、印發實施《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完成17個市級和19個縣級生態修復規劃編制,36個縣級規劃正在編制中。相繼出臺《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項目儲備庫管理暫行辦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專家庫管理辦法(試行)》《歷史遺留廢棄露天礦山自然恢復技術規范(試行)》等制度技術規范,形成全省生態修復工作的一盤棋和路線圖。
三、實施重大工程,落實修復任務。一是成功申報并全面啟動長江荊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總投資72.16億,中央獎補資金20億,已撥付14億。省級下達補助資金6000萬用于開展年度礦山生態修復項目。二是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攻堅提升三年行動,制定17項重點工作,2022年7項任務全部完成。根據自然資源部下達的任務指標,制定《湖北省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確定我省“十四五”期間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任務3300公頃,2023年落實1319公頃。
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已閱 0
打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