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多姿,大乱婬交欧美视频一区直播,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蜜桃,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政府網|湖北政府網|繁體 |登錄|注冊|長者模式

關于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20230444號提案的答復

2023-09-04 17:39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索 引 號 MB1644959/2023-22375 發文日期 2023-09-04
發布機構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文  號
分   類 土地;礦產 有 效 性 有效

一、主要工作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的回信中指出:“加大勘查力度,加強科技攻關,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貢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是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立足國內、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的必然舉措。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王蒙徽書記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促進礦產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王忠林省長給省地質局第一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回信,勉勵他們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展現更大作為,為提高湖北能源資源保障能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作出新的貢獻。5月18-19日,王忠林省長赴京拜會自然資源部等有關部委,匯報工作、爭取支持,為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張文彤副省長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就加強礦產資源儲備開發、推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再研究再部署。

(二)全省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穩步有序推進。

一是加強頂層方案設計。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重要部署,我省印發實施《湖北省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省自然資源廳關于打好找礦開發挖潛戰專項行動方案》,穩步推進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二是強化礦產資源規劃引領。我省已完成17個市州68個縣市礦產資源規劃編制與批復工作,劃定并落實297個省級勘查規劃區塊和93個省級開采規劃區塊,合理設置礦業權;全面部署開展“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中期評估工作,近期已將省級礦產資源中期評估成果呈報自然資源部;初步建成全省礦產資源規劃統一數據庫,與各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所劃定“三區三線”成果銜接,目前正在進行最終的數據核查,按程序擬報自然資源部審定。

三是加大地質找礦投入。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2023年4月按自然資源部勘查技術指導中心要求編制完成湖北荊州-十堰金稀有金屬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湖北隨州-咸寧銅金鐵鉀鹽戰略性礦產調查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總經費約7.8億元。加大省級財政投入。2023年省級財政投入1億元,新部署實施省地質勘查基金項目16個,頁巖氣調查評價項目4個,城市地質調查項目5個。引領帶動地方財政投入。宜昌市成立了由市長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設立每年3000萬元市級地勘基金,長陽、遠安和當陽三地財政投資2800萬元開展鋰礦勘查項目3個。黃石市由市領導掛帥,成立礦產資源領域增資擴容工作專班,陽新縣、大冶市兩地財政投資3840萬元開展金、銅等戰略性礦產勘查項目7個。

四是加強基礎地質調查。實施基礎地質提升計劃。加強秦嶺-桐柏-大別造山帶、鄂東南礦集區等重點區域基礎地質調查,解決制約地質找礦突破的重大基礎地質問題,查明重點成礦區(帶)成礦地質背景、成礦地質條件、成礦規律和找礦標志;開展安徽沙坪溝鉬礦、河南老灣金礦等典型礦區對比研究,系統分析我省及鄰區同構造帶中生代巖漿巖相關礦產的成礦地質背景和成礦地質條件;謀劃推進第四紀覆蓋區區調工作,提高我省1:5萬區調工作程度。實施成礦區劃與戰略選區計劃。深入推進實施湖北省成礦區劃與前期勘查工作,分片區分專題優化和調整成礦遠景區,篩選出一批新的找礦靶區,完善成礦區劃成果,進一步充實完善項目庫。

五是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展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針對重要成礦區帶,加大鋰、釩、銅、鐵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力度,盡快實現找礦重大突破,增加重要礦產資源儲量。加強地熱資源調查勘查。聚焦武漢及周邊區域,開展武漢、孝感、仙桃、荊門、恩施等地地熱資源調查勘查,查明地熱資源賦存特征、開發利用潛力,提出勘查開發利用建議。實施深部礦產探測工程。探索建立深部綜合找礦模型,指導深部找礦工作,重點加強長江中下游成礦帶鄂東南銅鐵金礦集區、秦嶺東段成礦帶湖北段銀金礦床深邊部探測找礦工作,推動老礦區深邊部找礦工作,發現并查明新的資源儲量。自2022年1月以來,全省提交找礦靶區48處,新發現礦產地14處,新增資源量:銅1.58萬噸、鋅2.70萬噸、磷礦石6324.66萬噸、石墨礦物541.08萬噸、地熱2.85×1015kcal。

六是推動鄂西頁巖氣勘探開發。實施鄂西頁巖氣重點項目。組織編制《鄂西頁巖氣勘探開發“十四五”推進方案》,2023年部署實施恩施龍鳳鎮-宣恩獅子關地區二疊系頁巖氣調查評價等項目11個,經費投入6016萬元。近日,鄂恩頁2井鉆獲高含氣量頁巖氣層,每噸巖石平均含氣量超5立方米,這是目前我省勘探含氣量最高的頁巖氣層,為下一步在相同地質構造的鄂西地區尋找頁巖氣提供借鑒參考,有利支撐加快推進鄂西頁巖氣勘探開發綜合示范區建設。積極推動鄂西頁巖氣勘查區塊礦業權出讓。積極配合自然資源部成功完成荊門北、荊門西I、荊門西Ⅱ和宜昌東4個頁巖氣勘查區塊礦業權掛牌出讓工作,并成功協助競得單位取得4個已出讓頁巖氣勘查區塊探礦權證。已對荊門北等4個頁巖氣區塊進行了現場調研,對新出讓區塊下步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

七是加強科技創新和攻關。爭取重點項目支持。積極組織申報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其中“低品級含釩頁巖礦產資源高效開發利用關鍵技術及工程示范”等5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科技部立項支持,累計獲批國撥經費8283萬元。實施重要科技項目。組織實施礦產資源開發與利用領域“黑色頁巖系戰略性釩資源綠色利用技術”等10項科技項目,累計支持金額1800萬元。研究領域覆蓋鈣鎂質磷礦、頁巖氣、釩礦等,重點突出了開采新工藝、綜合利用、尾渣資源化利用等方面研發。加強鹵水鋰資源富集和純化工藝、黏土型鋰礦選冶試驗、伴生鈷資源綜合利用和中低品位膠磷礦選礦工藝研究,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目前,我省在磷礦、釩礦、頁巖氣等礦產資源開發與利用領域形成了一批關鍵技術并得到有效轉化,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八是持續深化交流合作。強化技術研討。先后在武漢、孝感等地分別召開全省鋰礦專題研討會、武當-桐柏-大別地區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研討會等,就全省沉積黏土型鋰礦普查技術要求、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工作部署重點等方面進行交流研討。成立中非地學合作中心和南方復雜構造區頁巖氣研究中心,兩個中心的成立,是我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對非開放合作、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也為鄂西等南方復雜構造區頁巖氣成藏地質理論、資源潛力評價體系、勘探技術方法等研究提供了“智慧大腦”,加快我省頁巖氣商業勘探開發利用進程。推進平臺建設。我省已組建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等6家國家部委科技創新平臺和21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組建了釩資源高效利用等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成立了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等3家技術研究院,提升了科創能力,促進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省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為服務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貢獻湖北力量。

(一)爭取各方資金,實現找礦突破。

一是跟蹤中央擬在我省部署地質找礦項目進展,圍繞低品位礦、伴生有用組分高效分離等方向,積極組織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推動重大項目在我省落地。二是進一步加大省財政對地質勘查投入力度。三是推廣宜昌、黃石財政投入地質找礦經驗,引導市縣財政資金或平臺公司參與地質找礦。鼓勵社會資金開展風險探礦,建立多渠道資金投入機制,形成“調查先行,基金銜接、資本跟進、快速突破”的高效找礦工作格局,實現找礦新突破。

(二)強化技術支撐,推進項目建設。

一是加強項目謀劃。以全省礦產資源規劃為引領,聚焦全省重要成礦區帶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動態評估全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及時調整優化重大任務和工作部署,科學謀劃2024年省地勘基金項目入庫論證工作。二是加強技術指導。匯集省內地勘單位、地質科研院校等相關領域權威專家,成立我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專家咨詢組,對重大科技問題、工作部署等進行咨詢,充分發揮我省人才智力資源,為我省取得找礦重大突破貢獻智慧力量。三是強化項目監管。推進綠色勘查工作,不斷加強省級地質勘查項目跟蹤督導,適時組織開展省地勘基金項目的中期檢查、野外驗收、成果評審、資料匯交等工作。四是提升項目成果。優選重點省地勘基金項目,組織專家開展研討交流,加強經驗分享與學習交流,進一步提升找礦效果。

(三)聚焦科技攻關,創新成礦理論。

一是設立地質調查和科研專項,采取揭榜掛帥的方式,聚焦制約我省找礦突破的關鍵科技問題,開展有組織的科技攻關。重點聚焦武當-桐柏-大別成礦帶湖北境內找礦突破疑難問題、鄂東南銅鐵多金屬礦集區深部找礦關鍵技術研發應用、第四紀覆蓋區地質填圖示范等。二是創新成礦理論與找礦模式。加強對老礦山已有成礦地質條件的新認識,將能夠帶來找礦的新突破;注重在取得找礦成果的基礎上,提煉創新點,在找礦理論上要有新的突破、提煉。三是持續加大關鍵技術攻關力度。依托我省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以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為抓手,聚焦能源礦產、戰略性金屬礦產開采關鍵技術難題,加強復雜共伴生、低品位、難利用資源選冶技術攻關,如鄂西北碳酸巖-堿性火山巖中鈮稀土礦的選冶技術、鄂西鐵礦石脫遴選冶技術等,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四)盤活工作成果,加快成果轉化。

一是盤活地勘成果。重視省本級已查明尚未出讓的礦產資源,盤活利用好省財政地質勘查成果,積極推進省地勘基金提交礦產地的成果轉化。二是轉化科技成果。圍繞新型礦產資源高效開采與利用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核心技術,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為我省礦產資源高效開采與利用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五)推動資源共享,深化合作共贏。

一是強化資源共享。加強地方政府、省直廳局與高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企業的聯動,建立定期交流研討的工作機制,促進信息共享、成果互用,最大程度上發揮各方有利優勢,力爭找礦取得實質性突破。二是推動開放合作。積極推進湘鄂贛“三省五方”地質合作、鄂豫皖“三省六方”找礦突破行動戰略合作落實落地,積極謀劃鄂渝陜區域地質合作。三是建立協同創新體制機制。立足我省現代化產業重大需求,推進創新體系進一步優化,促進多方科研力量進一步優化,構建以省級、國家級科技平臺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探索多部門相互協作創新模式,促進省內各類科技平臺溝通聯動,提前布局成果集成和總結凝練工作,提升全省找礦成果的顯示度。四是加強地質找礦人才培養。進一步發揮院士、專家的作用,將其積累的豐富理論和找礦經驗應用到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去,充分發揮人才隊伍在理論研究和找礦實踐的重要作用。

(六)探索體制機制,營造有利環境。

積極配合自然資源部開展深層頁巖氣礦權管理體制、油氣礦業權管理機制改革創新探索,認真貫徹落實油氣探采合一制度,支持油氣探礦權人在發現可供開采的油氣資源后,按規定即可進行開采。積極探索適合我省頁巖氣礦業權管理體制和模式,推進能源資源綜合勘查開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頁巖氣勘探開發對環境及地震影響評估工作,探索建立安全環保監管示范區。

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已閱 0  打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