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第20240397號建議的答復
索 引 號 | MB1644959/2024-29266 | 發文日期 | 2024-07-30 |
---|---|---|---|
發布機構 |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 文 號 | 無 |
分 類 | 土地;水資源 | 有 效 性 | 有效 |
一、有關工作開展情況
(一)積極支持沮漳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
2021年以來,省生態環境廳累計安排沮漳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資金9640萬元,支持沮河一級支流遠安縣九子溪流域良好水體生態保護,宜昌市黃柏河流域、香溪河流域、沮河流域的磷礦開采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當陽市沮漳河流域污水處理廠尾水提升工程等項目建設;累計安排省級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獎補資金3588萬元,支持宜昌市從全流域角度促進水質改善,建立補償機制。2023年,省財政廳下達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3140萬元,支持當陽市沮漳河流域污水處理廠尾水提升工程實施。2023年12月,宜昌市與荊門市簽訂《沮漳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荊門—宜昌段)》,持續推進包括沮漳河在內的19個重點流域跨市聯防聯治機制運行,推動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加強信息共享、工作聯動、協同處置及聯合執法,系統推進流域水污染防治。
(二)大力支持沮漳河流域開展林業生態建設。
一是加強流域森林資源保護。全面推行林長制,構建長效管護機制,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嚴厲打擊破壞林業資源行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加強沮漳河流域1918.74萬畝天然林和公益林保護,推動沮漳河林業資源高水平保護。二是加強流域生態修復治理。統籌國家和省級項目資金扎實推進國土綠化攻堅提升行動,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大力營造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護林和生態景觀林,提高沮漳河流域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沮漳河流域共完成人工造林7.1萬畝、封山育林59萬畝、退化林修復20.7萬畝。三是加強流域濕地保護修復。指導襄陽、宜昌、荊州、荊門4個市建立濕地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對濕地實行分級管理,加強2處國家(國際)重要濕地、3處省級重要濕地保護,爭取國家、省級財政資金6670萬元,實施濕地保護修復、生態補償、小微濕地試點項目21個,持續提升流域內濕地生態功能。
(三)將沮漳河流域納入全省修復規劃和國家山水項目。
2022年,我廳編制印發《湖北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聚焦“長江大保護”,貫徹落實“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國土空間保護格局,構建“一江雙廊兩庫四屏一平原”生態修復總體布局,將全省劃分為8個生態修復分區,謀劃十大省級生態修復重點工程38個子項目,其中鄂中北農業主產區綜合整治和水生態綜合治理重點工程中的鄂中北河湖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涉及沮漳河流域生態修復治理。2018年12月,三峽山水工程試點被納入國家“十三五”期間第三批山水工程試點,截至2022年10月底,工程試點63個項目已全部完工,并完成項目竣工驗收,24項績效指標全面完成。項目規劃總投資103.8億元,63個子項目中包括沮漳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投資1.45億元),具體實施了季家湖保護綜合治理工程、當陽市沮河截污干管改造工程以及城區黑臭水體治理等項目,有效改善提升當地水環境質量。
二、下一步工作
我廳大力支持推進沮漳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工作,“十四五”期間所有國家山水工程均已部署完畢,建議宜昌市按照流域“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思路,銜接國家雙重規劃及長江重點生態區專項規劃,結合省級、市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內容,充分運用沮漳河流域國家現行已經安排的生態修復有關項目,參考三峽山水工程試點實施經驗,精準定位生態環境問題,完善項目實施方案,我廳將會同相關省直部門對符合政策要求的項目在今后的申報評審中予以統籌支持。
?
?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2024年7月26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