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戰”用地保障系列報道之二丨宜昌今年批準建設用地3.78萬畝 保障重大項目落地建設
編者按
2024年,湖北省自然資源廳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穩經濟穩增長工作部署,深入開展“兩上四服務”,有效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助力重大項目建設,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提供堅實的土地要素保障。
四季度以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進一步強化“收官”意識,開展“沖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戰”用地保障專項行動,創新政策舉措,精準對接指導,力爭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作出更大貢獻。即日起,湖北省自然資源廳公眾號推出“沖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戰”用地保障系列報道。
宜昌今年批準建設用地3.78萬畝 保障引江補漢、襄宜高速等重大項目落地建設

今年以來,宜昌市自然資源部門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狠抓項目用地報批質效,認真貫徹省自然資源廳打造的“兩上四服務”工作品牌要求,以及時、高效、強有力的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奮力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建設。
截至目前,宜昌市已申報建設用地3.82萬畝,批準建設用地3.78萬畝,先后為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襄宜高速宜昌段、湖北長陽清江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項目提供了要素保障。
“一張清單”摸需求
年初積極梳理匯總各縣市區擬開工項目用地需求,制定《宜昌市2024年一季度開門紅用地情況統計表》,倒排批次項目組卷上報時間,按照項目用地組卷成熟一個上報一個;先后2次主動對接發改、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在省市重點項目文件未出臺前以2023年度重點項目清單先行開展項目用地保障,在省市重點項目文件出臺后及時建立2024年度省市重點項目用地調度表跟蹤服務保障;
主動發函至各縣市區自然資源部門,建立“四個重大”項目用地跟蹤督辦表,定期對批次項目清單進行調度,實時更新項目用地需求,實行銷號式推進,確保擬開工項目應開盡開。
“一套機制”抓服務
建立專班服務機制,實行“一個項目、一個專員、一幫到底”的局領導+科室包聯服務模式,市、縣兩級自然資源部門安排專班專人對項目全流程跟蹤服務。
建立定期調度工作機制,每周梳理匯總項目用地進展和遇到的困難或堵點問題,每周一定期調度研判解決,推動項目用地報批無堵點、無障礙。
建立前置審查工作機制,在全省首創集約用地前置審查環節,在土地征收預公告制作之前組織縣市區開展項目用地前置審查,對批次建設用地的畝均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容積率和項目建設用地的土地利用標準、與城鎮開發邊界位置關系、項目用地類型等進行提前審查把關。
建立“邊組邊審”工作機制,實行“容缺受理”、“前置審查”,將審查專班前移,明確市、縣級審批專班先行“容缺受理”項目建設用地報批資料,實現一邊組卷用地報批資料一邊開展審查把關;建立“批供掛鉤”工作機制,將承諾供地時間納入申報建設用地的縣政府請示文件和前置審查資料中提前把關,確保批次項目用地批準后能在規定期限內順利供地。
“一個標準”抓質量
實行建設用地集中審查,成立集中審查辦公室,組建工作專班,細化審查崗位、審查要點,確保建設用地申報內容審得全、審得好。
實行建設用地審查季度通報工作機制,每季度在全市范圍內對各縣市區建設用地報批工作質量進行通報或問題提示,對報件審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梳理,督促縣市區自然資源部門深入剖析原因、汲取教訓,確保類似問題不重復發生。
壓實責任確保準確補正。嚴格建設用地報批資料補正分級把關,壓實市、縣兩級自然資源部門審查責任,對建設用地審查第一次發起補正,由縣級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建設用地組卷報批股室負責人向市級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建設用地組卷報批科室負責人匯報補正情況;對建設用地審查第二次發起補正,由縣級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建設用地組卷報批分管領導向市級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建設用地組卷報批分管領導匯報補正情況,確保建設用地補得快、補得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