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戰”用地保障系列報道之六丨湖北恩施全年上報建設用地2.15萬畝 540個省州重點項目用地應保盡保
編者按
2024年,湖北省自然資源廳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穩經濟穩增長工作部署,深入開展“兩上四服務”,有效統籌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助力重大項目建設,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提供堅實的土地要素保障。
四季度以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進一步強化“收官”意識,開展“沖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戰”用地保障專項行動,創新政策舉措,精準對接指導,力爭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作出更大貢獻。即日起,湖北省自然資源廳公眾號推出“沖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戰”用地保障系列報道。
湖北恩施全年上報建設用地2.15萬畝 540個省州重點項目用地應保盡保
日前,記者在湖北省恩施州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現場了解到,大壩導流洞工程已具備進洞條件,6個移民安置點已經開工建設,這標志著作為國務院確定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已進入全面開工階段。

不僅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有新進展,今年以來,恩施州以“兩上四服務”為抓手,按照“一個項目、一個專班、一個方案”的工作模式,從用足政策、統籌調度、優化服務著力,共組卷上報建設用地2.15萬畝,同比增長61%,超額完成省自然資源廳下達全年任務7.5%,已落實540個省、州重點項目的用地保障。
恩施市:超常規推進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等重大項目早開工、早落地

今年11月16日,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零補正、一次性”通過自然資源部會審。從項目申報到通過自然資源部會審用時僅78天,創造了恩施州歷史以來單項目面積最大、報批時間最短的紀錄。
據了解,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全省補短板防洪提升工程,也是恩施州的重大民生工程。作為清江流域上的控制性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控制洪水、削減洪峰,將恩施州的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同時,利用水能資源進行發電,每年平均發電效益可達2億元。
然而,今年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曾一度面臨項目預算經費不足、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儲備不足、征地搬遷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等多重困難。由于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的施工區域以及淹沒區將占用近2000畝耕地,恩施州41%的國土面積又被劃定為生態保護紅線,耕地占補概算不足、耕地占補指標不足成為工程面臨的兩大難題。恩施州組建工作專班,多次上門服務、主動作為,積極爭取省自然資源廳相關政策支持,省自然資源廳按照“即來即辦”的原則,及時將173畝補充耕地指標調劑到位;同時,支持利用“進出平衡”解決淹沒區耕地1753.5畝占補平衡問題,直接節省項目成本約2.72億元,切實解決了占補指標統籌資金困難問題。
同時,針對征地搬遷時間緊任務重的難點,恩施市成立10余個工作專班,白天入戶走訪,為征遷戶答疑解惑,為村民算好經濟賬、發展賬、受益賬;晚上研判情況,堅持“一天一跟進,一周一調度”,及時掌握推進情況。最終,40天時間,征地搬遷協議簽約率達90%以上,有力加速了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的用地報批進度。
宣恩縣:搶時間 追進度 克難點 項目建設“加速跑”
近日,記者在恩施州宣恩縣宣北產業新區看到,挖掘機有序作業,工程車往返運輸土塊,多個產業園的廠房正在加速建設中。

據了解,宣北產業新區總投資超過31億元,涵蓋碳中和(循環經濟)產業園、綠色建材產業園、綜合物流園、氫能產業園等多個重大項目,具有推動區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意義。
為保障宣北產業新區的多個重大項目盡快落地,宣恩將土地征收工作前置,精心制定補償方案,并借助多渠道平臺與農民群體保持深度溝通,確保信息公開透明、家喻戶曉。同時,探索實施工業用地“個性化”定制服務,全方位保障項目建設按預定計劃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宣北產業新區已報批并完成土地供應814畝。
咸豐縣:做好“店小二” 審批速度不斷刷新
湖北皇恩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石墨烯項目,是咸豐縣有史以來最大的工業項目之一,計劃總投資51.8億元,主要生產鋰電池負極材料等高端新材料。由于企業對土地報批周期的擔憂,曾一度考慮將項目遷往其他地區。
咸豐在省州兩級自然資源部門的支持下,為項目用地審批開辟了綠色通道,采用了容缺審查的方式,1個工作日內完成了州級審批,2個工作日內完成了省級審批,7個工作日內便獲得了用地批復,整個審批流程僅用了15天時間。刷新了咸豐用地審批的“新紀錄”。
目前,湖北皇恩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取得土地447.28畝,完成一期投資12億元,2024年實現產值5.4億元,稅收2500萬元。
今年以來,咸豐縣獲批351國道(咸豐段)、峽口塘水電站等重點項目22個,獲批總面積2272畝。為做好重大項目要素保障,當地自然資源部門主動靠前服務,持續刷新審批速度。351國道(咸豐段)項目,2天通過省自然資源廳審查,1天完成省政府審核并報自然資源部,僅僅用10個工作日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項目用地報批實現“零補正、一次性”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中央投資近3億元的唐崖土司城址文物保護和展示利用項目,從組卷上報州局、省廳審查到獲得用地批復僅用13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