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地質勘查和測繪行業安全生產重點檢查事項指南》的通知
索 引 號 | MB1644959/2024-17746 | 發文日期 | 2024-04-12 |
---|---|---|---|
發布機構 |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 文 號 | 鄂自然資函〔2024〕531號 |
分 類 | 氣象、水文、測繪、地震 | 有 效 性 | 有效 |
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廳機關各處室、直屬單位,各相關單位:
根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地質勘查和測繪行業安全生產重點檢查事項指引(試行)〉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23〕51號)要求,現制定《湖北省地質勘查和測繪行業安全生產重點檢查事項指南》,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遵照執行。
?
?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
2024年4月8日
??
湖北省地質勘查和測繪行業安全生產
重點檢查事項指南
?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強安全生產有關決策部署,切實提升地質勘查和測繪行業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根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地質勘查和測繪行業安全生產重點檢查事項指引(試行)〉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23〕51號)要求,結合行業安全管理工作實際,現制定我省地質勘查和測繪行業安全生產重點檢查事項指南。
一、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方面
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重點檢查事項主要包括:
(一)落實地質勘查和測繪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需履職到位,其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實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強化內設機構安全生產職責,按規定配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完善艱險地區、危險作業等專項安全技術作業規程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二)地質勘查和測繪單位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應當確定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其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按不低于從業人員1%的比例配備;從業人員300人以下的,應當配備與安全生產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配備不得少于2人。
(三)定期開展安全生產風險排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建立問題隱患和整改措施清單。明確整改時限及整改責任人。
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方面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重點檢查事項主要包括:
(一)定期對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對地質勘查和測繪外業作業進行安全培訓或提醒,對新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建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臺賬。
(二)納入培訓的安全生產相關法規政策文件健全,主管部門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及時傳達學習。
(三)納入培訓的安全生產制度,充分涵蓋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消防應急預案、安全生產常識和操作規程等內容。
(四)避免培訓流于形式,安全生產人員需要掌握基本的安全應急處置技能。
三、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面
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重點檢查事項主要包括:
(一)建立完善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及處置機制,建立應急救援預案。地質勘查和測繪單位在外業發生緊急事件和安全事故時,要按照預案相關要求向當地政府及應急管理、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報告。
(二)定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應急演練。熟悉野外作業地區各類風險和防范措施,每次演練要以臺賬形式記錄。
(三)積極配合地質勘查和測繪行業安全檢查,接受所在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監管。
四、外業項目駐地安全方面
外業項目駐地安全重點檢查事項主要包括:
(一)外業項目駐地選址應避免存在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以及飲水、動物侵襲風險。
(二)定期開展檢查,防止電路線老化。電源線、電源插板不能私拉擺放,防止易破損、易進水等漏電風險。
(三)外業駐地需按照使用規定配備滅火器。
(四)工具設備應擺放在靠山地面牢固一側,防范滑落損毀安全隱患。
(五)采用新技術或者使用新設備開展野外作業,需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
五、外業作業安全方面
外業作業安全重點檢查事項主要包括:
(一)外業作業前需與全部外業人員簽訂崗位安全生產責任書,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外業工作前,需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教育培訓,讓作業人員熟悉外業作業各類風險防范與應急處理措施。到特殊地區外業工作前需進行體檢。
(三)新區域作業需考慮聘用當地向導,保障聘用資金。
(四)避免在連日陰雨、礦區進山道路濕滑、路邊陡坡處有滑塌等情況外出作業,防范交通安全隱患。杜絕在兩壁坡度過陡、土石堆放過近、存在坍塌風險地方作業。
(五)按照規定要求需佩戴作業安全帽、穿戴反光背心,水上作業需穿戴救生衣。在道路作業時設置明顯安全警示標識。防止存在交叉作業情況,現場施工人員需加強安全防護措施,基坑監測、邊坡測量作業人員需佩戴安全繩,無人機起飛前應檢查并緊固各設備附件,以防掉落傷人。儀器與裝備搬運過程中,作業人員需佩戴手套和野外作業專用鞋。
(六)外業作業需提前調查作業區域高壓線路、地下電纜、油氣管道分布情況,識別判斷地層穩定性、有無毒氣體賦存情況。
(七)嚴格落實野外鉆井鉆探設備安裝、鉆進、拆卸等環節的風險防范措施,爆破作業要嚴格遵守有關技術規范指引,加強爆炸物品保管,及時向公安等有關部門報備。
(八)首次參與野外作業人員需與其他有經驗人員結隊同行。
(九)外業生產人員需按要求配備通訊工具和定位裝置,外業工作期間,需做到每日報送安全情況。
(十)高溫低溫天氣外業作業需分別配備防暑降溫藥物防寒保暖物資,盡量避開極端天氣時段作業。
六、交通安全方面
交通安全重點檢查事項主要包括:
(一)對駕駛員進行交通安全培訓,在無人區、高風險區域野外作業不應單車承擔任務。車輛主副駕和后排人員位置應系好安全帶,防止遮擋后視鏡視線。駕駛員要杜絕超速、疲勞駕駛、酒駕醉駕等違法行為。
(二)規范野外用車管理,嚴格野外用車審批。定期檢查、保養、年檢野外用車,野外作業前對車輛狀況進行檢查。
(三)非必須不在大風揚塵、暴雨、濃霧等極端惡劣天氣進行野外行駛。
(四)野外作業期間,對車輛和人員的活動軌跡進行全程記錄,實時了解其活動情況。
七、辦公室、保密室(檔案室)等室內安全方面
辦公室、保密室(檔案室)等室內安全重點檢查事項主要包括:
(一)儀器設備在充電過程中,需有人值守,防止用電安全隱患。
(二)下班要關閉辦公室門窗、電腦和取暖器等電器電源,電源插板禁止隨意擺放。注重用電安全,防止線路及插座老化,禁止連接超出線路負載的大功率電器。
(三)易燃易爆物品應擺放在規定區域。堆放紙質材料等易燃助燃物過多應按有關規定配備消防設施,杜絕火災安全隱患。
(四)定期或按時檢查滅火器等消防設施、安全勞保用品使用情況,及時重新購置、更換。
(五)保密室(檔案室)做好防蟲、防潮措施,滅蟲劑、吸水袋定期更換,設置監控保密措施符合保密建設標準。
(六)建立健全實驗室管理制度,完善操作規程,做好粉塵、廢氣、廢水、廢渣的處理。特別是要加強危險化學品的管理,確保危險化學品儲存、使用和處置等各環節的安全。對涉及有毒有害物質、放射性、電磁輻射風險的,要按規定配備防護裝置,建立和完善危險報警系統,做好應急處置方案。
八、安全裝備方面
安全裝備重點檢查事項主要包括:
(一)對于設有野外基地的,需配備越野車等應急救援車輛、生命探測儀等搜救定位裝備、便攜式蘇生器等防護裝備、液壓鉗等救援設備。
(二)在冰川、冰湖、雪地、高原、沙漠、戈壁、森林、沼澤、遠海、放射性異常區、無人區等危險性較高的區域作業,需給外業作業人員、車輛、船舶和飛機配置北斗終端等報位設備。
(三)在西部高原、無人區等通訊信號未覆蓋地區,單位應給野外作業人員配備必要的衛星電話。在手機無信號或信號較弱區域、人員較少區域,單位應禁止外業人員單人外出作業。
(四)野外作業單位需配發必要的防雨保溫衣物、勞保裝備、急救裝備等物資。
(五)野外作業前單位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儀器裝備的安全性能等進行檢查。定期檢查維護老舊作業裝備,及時更新淘汰有安全隱患的老舊作業設備。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