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猛同志關于《關于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的實施意見》的政策問答
一、為什么要大力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 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稀缺,高質量的耕地少,可開發的耕地后備資源少是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國情。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建設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實保護耕地,大力促進節約集約用地,走出一條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新路子,是關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國家長遠利益的大計,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條根本方針。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關于全面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大幅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綜合效益。
二、我省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總體目標是3到5年內,實現自然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政策機制、管理能力、主要指標與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需求相適應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全省建設用地量低于國家控制總量;單位GDP地耗較2019年下降30%,國家排名力爭從第12位上升至第7位;開發區綜合容積率較2019年提高10%,中部省份排名力爭從第5位上升至第1位。
三、如何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在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中的引領作用?
一是實行分區引導,制定建設用地總規模和人均建設用地指標分區管控措施,統籌配置新增用地計劃。二是加強產業布局引領,按照不同分區實行差異化的區域產業政策。三是實施剛性約束。堅決維護國土空間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嚴格實施國土空間規劃,落實國家耕地保護、糧食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政策要求,守住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城市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
四、《實施意見》采取了哪些更嚴格的標準規范來落實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 一是在進行用地預審時,用地面積定額標準有浮動區間的各類建設項目,用地總面積在建設用地預審時原則上以最小額基準線進行控制。二是對全省耕地保護目標考核、GDP地耗考核中排名末位的市(州),以及土地衛片執法檢查中違法占用耕地比例最高的市(州),除能源、交通、水利等單獨選址項目以外,用地總面積在前款基準線核定額基礎上再減少5%。三是要求新供工業用地綜合容積率在2.0以上的比例按年度遞增,到2025年不得低于20%。
五、如何通過盤活低效存量土地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加快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嚴格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消化處置任務考核,推動存量地“招商地圖”與“產業發展地圖”有機融合,采取多項優化土地盤活改造政策,加快消化存量用地,實現存量土地“保發展”“促利用”雙贏。
六、為什么要全面開展開發區節約集約用地評價?如何運用開發區節約集約用地評價結果?
各地開發區都是工業項目集中的區域,是提高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重點。全面開展開發區節約集約用地評價,能夠掌握土地集約利用狀況,為開發區擴區升級審核、動態監管、規劃計劃管理及有關政策制定提供依據。《實施意見》提出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作為開發區綜合評價的重要內容,對節約集約用地評價排名靠前的開發區給予優先安排用地計劃指標、擴區調區、申報國家級開發區等支持,對連續3年排名后3位的開發區,給予通報、約談、限批用地、追責問責等處理。
七、在哪幾個方面開展創新資源配置體制機制的探索?
《實施意見》要求在完善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制度、產業用地供給新模式、創新財稅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開展資源配置機制體制探索。爭取武漢市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擴大自然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帶動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提升。
八、如何開展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考核?
建立地區節約集約綜合評估機制,以市(州)為對象定期開展自然資源節約集約措施與實施效果綜合評估,考核排名向社會公布。將節約集約高效利用考核納入市(州)黨政領導班子政績考核內容。
附件: